当上海画家笔下的“武康路”,遇到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12月28日,上海油画家孙家珮与荷兰艺术家Jan Peter van Opheusden 绘画作品双人展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和美荟”艺术展厅举办。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展览现场
展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以“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为题,展出近60幅作品,涵盖《欧洲水城》《江南水乡》《上海印象》等多个系列。
“荷兰画家的自我评价中,有一个关键词——温暖。中国画家的自我评价中,有另一个关键词——幸福。”本次展览策展人胡晓芒说。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孙家珮-浪漫阳台(武康路210号)
孙家珮1958年出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学院油画系,后旅居日本多年,现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现代美术家联盟副理事长,其作品细腻、严谨、富有独特的空气感。作为风景画家,孙家珮善于从平凡的一隅去挖掘。他的作品画面中,空气、光线和水和谐共生,如入梦境般温暖而安定。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孙家珮-周公馆(思南路73号)
“这种虚幻是如此写实,以至于那些婆娑的光影,记忆里明明亲历过,但却无处寻觅此情此景,如此唯美诗意,似乎只属于梦中的仙境。”胡晓芒评价。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Jan Peter-上海老洋房
Jan Peter van Opheusden出生于荷兰埃因霍温,几十年来专注于艺术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曾被欧洲著名的United Services Group列为18位欧洲代表画家之一,紧随毕加索(Pablo Picasso)、米罗(Joan Miró)、莱热(Fernand Léger)等名家之后。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Jan Peter-衡山路街景之一
Jan Peter van Opheusden的作品,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画面色彩鲜亮、对比强烈,巧妙嵌合了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通过对生活中熟悉场面和物体的描绘,加以错置、变形处理,将画布变成一座舞台。作品中,形象与形象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奇特组合,看似天真怪诞,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
值得一提的是,孙家珮和Jan Peter van Opheusden都将目光对准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有一种捉摸不定的多面性。她有欧陆风范,在上海的马路上移步换景,会恍惚自己在欧洲的小城;她也有东方气韵,漫步周边水乡,会仿佛穿越进入了几百年前的水墨画卷。”胡晓芒告诉记者。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孙家珮-深秋光韵(新华路315号)
孙家珮笔下的新华路老洋房、武康路浪漫阳台和思南路周公馆,从新的角度将其光影之美凝固在画面上,画面朦胧的意境与观众心中久藏而难以显露的意象不期而遇。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Jan Peter-衡山路街景之二
Jan Peter van Opheusden的衡山路街景系列作品生动地描绘出上海的活力动感,丰沛的市井色彩透出一派自然天成的浪漫。在他超现实主义的描绘之下,梦幻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有一种过滤之后的快乐热情。
当胡晓芒看到Jan Peter van Opheusden的画作时,他惊叹于这个大半辈子生活在欧洲的画家,怎会如此生动地描绘出上海的活力动感?“丰沛的市井色彩,梦一般的白日夜间景象。透过他的画布,我甚至看到了上海的历史。”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接受艺术家孙家珮捐赠的作品《阳光映小镇》
荷兰画家笔下的“衡山路””/>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总经理陈姝娜接受策展人胡晓芒捐赠的Jan Peter作品《外滩》
来源:上观
[荷兰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